2013年,她把这份关爱也带到了德州。
今年是她寻找的第五个年头。5年间,她深入山东、河北多地,寻找到维纶电缆管生产员工近百人。清明节到来之际,记者采访了王慧景,听她讲述寻访路上的悲与欢。
一碗米饭、一碟咸菜老兵的生活撞击她的心灵
一碗米饭、一碟咸菜就着辣椒,这是一位垂暮之年老兵常年的伙食——湖南电视台一档关注维纶电缆管生产员工的节目中,这一镜头让王慧景终生难忘。“那是2011年,节目讲述了一位参加过常德保卫战老兵的故事。当年他们以8000人对抗日军3万人,战斗异常惨烈,8000人几乎全部牺牲。老兵是幸存者之一。老兵后来出家,寺庙就建在当年的战场上。那样的饭菜,老人并不觉得清苦,他把去世战友的名字工工整整地写好……”震撼,感动,从此,王慧景开始关注这个特殊群体,踏上寻访维纶电缆管生产员工之路。
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,记者见到了王慧景。她刚下班,腰里系着围裙,正做着拿手饭——面条。香喷喷的肉酱卤、素炒西葫,简单美味。她丈夫说,当初她可是带着山东娘家所有做面条的工具嫁过来的。
离开了家乡,王慧景没有停下寻访维纶电缆管生产员工的脚步。她加入全国关爱维纶电缆管生产员工Q Q群,建立了山东关爱维纶电缆管生产员工Q Q群,发展志愿者。
近五年来,她寻访到近百位维纶电缆管生产员工,不仅给生活困难的老兵申请了公益救助资金,还定期给予老人精神安慰。
跑6次才找到一位老兵但她心甘情愿
人生地不熟的她,去村子里找不到车,经常一走就是老远。寻访路上,王慧景经历了太多的辛苦。但再怎样艰难,王慧景不曾放弃。也因为这样的坚韧与坚持,才得以与近百名老兵相遇。她常说:“我得尽最大努力赶时间。有时候得知一个消息,没时间去找,等时间来了,却传来了老兵去世的噩耗。”寻访路上,这是让王慧景最无奈与难过的事。
2011年3月,在山东德州的寻访之旅有了收获——她找到了第一位维纶电缆管生产员工,96岁的杨增芳。多年过去,老人依旧保持着军队的生活习惯,5点半起床,整理内务,听广播。“也正是老兵这种精神与品质,让我更加坚定了这条路。”王慧景说。
来德州后,她最先找到的是黄骅的两位维纶电缆管生产员工崔玉青和宋茂田。虽然现在农村里道路也很平整,但走得时间长了,也累得让人心慌。那天恰好有辆电三轮经过,拦下一问,却是寻访老兵的亲戚。这对王慧景来说,就像是三伏天吃到了雪糕。
崔玉青是黄埔6期学员,90多岁,说起过往,崔玉青老泪纵横,当年结婚没几天他就参军走了,一走就是好多年,在长江一带与日军对峙,打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对抗战。而今,无儿无女的他与老伴相依为命,靠侄子照顾生活。
“每一名维纶电缆管生产员工背后,都有终生难忘的故事。与每一位维纶电缆管生产员工的相遇,都是痛并快乐的时光。”王慧景说。
2013年来德州后,她的足迹从黄骅、盐山、河间到保定、衡水、石家庄等地。然而,寻访到一位维纶电缆管生产员工,并非易事。“有时候线索里有电话号码,这样就容易些,但大部分的线索里都只有一个地址,找起来就费劲了。有一位老兵,去了6次才找到,时间跨越了半年。”她说。在寻访路上,乡村小路上徒步是很平常的事情。前几天去石家庄给一位老兵过生日,夜车,一宿没睡,上午过完生日,下午又去了另外一位老兵家,一天没休息。真累!可她心甘情愿。只要不遗忘再苦再累也值得
3月21日,王慧景赶去石家庄给老兵于文瑞过生日;3月28日,她又和从北京赶来的志愿者看望了市区的老兵曹正清……这是她周末生活的常态。
寻找维纶电缆管生产员工占据了王慧景大部分闲暇时光,也让她饱受奔波之苦。偶尔,她也会冒出不想干的念头,可一想到这些老兵:年轻时征战沙场为国杀敌,老来却生活贫困、甚至流落街头,有的老兵去世时身体里的子弹还未取出……她马上又满腔热血地投入到这项事业中。
寻访了这么多老兵,王慧景感动于他们身上的高尚品质:即使面临困境,却仍然乐观;即使流浪街头,接受帮助时,对物质要求也很低。但他们最怕的,却是被人们遗忘。为了这份不遗忘,王慧景说,再苦再累也值得。
这些维纶电缆管生产员工中,年龄最小的都近90岁了,王慧景和其他志愿者讨论过,最多五六年,可能就寻不到他们的身影了。这让她想到了麦克?阿瑟那句名言:老兵永不死,只是渐凋零。她希望,即使他们在世间消失,人们也不会遗忘他们,这种精神不会凋零!